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環境以及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之外,還要給居民帶來安全感和滿意度,輔助政府部門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這些給社區管理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深化社區安防措施已成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如果說智慧城市是基本面,那么智慧社區就是構成這些面的點,沒有點也就沒有面,智慧社區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關鍵內容之一。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因此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智慧城市概念的繼承、發展和實施。
政策不斷,2020年將推進政策落地
在去年年末,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提出要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如何在社會諸多領域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求,實現高效的社會治理。其中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力量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強調"科技支撐",就把"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擺到了更為突出的戰略位置。
去年3月份召開的"部分地方公安機關社區農村警務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暨公安派出所工作座談會"上,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在會上提出,建設完善現代化社區農村警務工作體系,提高社區農村警務專業化、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同時要以智慧社區警務建設為抓手,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和村莊建設,加強社區農村治安風險預測預警預防,全面提升社區農村安全防范水平。
4月份,山東公安機關召開全省智慧安防社區(村)建設推進會,全面安排部署推進智慧安防社區(村)建設工作。要求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要充分運用前沿科技手段,全力打造"建設規劃高標化、信息采集自動化、打擊防范精準化、監督管理精細化、服務群眾前置化"的智慧安防社區(村)警務體系, 在小區主要街道路面和治安復雜、人員密集等重點區域布設智能監控設備,及時發現處置異常情況和隱患。有效整合共享民政、衛生計生、住房建設、人力資源等信息資源,提高公安機關對社區治安、民生服務的支撐能力。加強社區警務團隊建設,高效開展服務群眾、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范等工作。
6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鄉村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高,鄉村社會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
《指導意見》重點提出十七項主要任務,提出要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建立統一的"智慧村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要加強平安鄉村建設。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在平安鄉村建設中,還重點指出要推進農村地區技防系統建設,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
新技術應用不斷落地智慧社區、平安鄉村
當下,智慧社區涵括范圍不斷得到延伸,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多種網絡資源,覆蓋智能建筑、智能家居、視頻監控、健康醫療、物業管理、數字生活、能耗管理等諸多領域,融合構建社區的人文、生活、經濟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處理的新型社區管理模式,以及面向未來的全新社區形態。簡而言之,智慧社區就是一種新的社區運營形態,核心是利用前沿科技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為公安等政府部門提供人口信息等業務支持;為物業提供更科學、便捷的社區管理途徑。
關注社區安防智能化升級
作為智慧社區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設智慧安防社區,實現從傳統防范向科技智能化轉型,為社區百姓提供便利,從而助力小區安防基層基礎工作,推動和諧社區的建設。從安防的角度分析,智慧社區的統一安防平臺應該要包含可視對講、視頻監控、周界、報警、門禁、人員出入口、停車場、巡更、訪客、梯控、消費等子系統,并能構建出各種智能生活場景,通過安防體現出住戶日常使用的便利性、體驗性、參與性,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使用粘性。
智慧社區成為安防借助人工智能賦能實現重要應用場景新拓展。人工智能賦予視頻監控智能,通過對實時視頻圖像大數據進行分析及處理,提取海量視頻中的人、車、活動目標等內容信息,將海量非結構化視頻、半結構化圖片變成有價值的結構化信息的系統?蓪崿F常住人員異常出現報警、陌生面孔自動預警,可疑行為鑒別報警,人物軌跡分析追蹤等等,支持對社區人、車、事、物、地、組織"信息進行全面感知。
關注智能家居領域
萬物互聯時代,全屋智能家居將成為美好生活的剛需,智能家居市場前景廣闊。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領下,智能家居行業蓬勃興起。Strategy Analytics新發布的研究報告《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測,2019年,消費者在智能家居相關硬件、服務和安裝費用上的支出將達到1030億美元,并將以1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的1570億美元。
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逐漸成熟,各種智能產品層出不窮,智能家居產品已經悄然"飛入尋常百姓家",并且發展的如火如荼。隨著智能家居逐漸普及,市場份額也將不斷提升,預計2020年智能家居產業規模將突破4000億。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科技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智能家居,要實現由"單品思維"向"融合思維"轉變,依據自身實力,明確定位,并且要不斷加強企業上下游合作、加強品牌商之間的合作,打破企業邊界,構建共贏生態。
關注智慧社區大數據運營平臺
當然,除了前端的感知層外,還需要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大數據運營平臺進行集中管理。通過物聯網平臺實現各種數據的匯合,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挖掘,找出有用的信息,進而向終端用戶進行內容推薦。并通過平臺顯示系統配置彈窗/語音/短信/日志等多種信息,工作人員可以方便實時處理、跟進警報狀態;甚至在上傳地圖中也設置有門牌號,并與用戶進行綁定,在險情發生時,告警界面地圖模塊會有精確的險情發生位置信息提示,工作人員可以具體精確到小區樓號與門牌號,第一時間直達發生險情的用戶家中,排除險情。
除此之外,為了豐富物聯網平臺功能,還具備車輛管理、路燈管理、物聯網平臺社區O2O等等附加增值功能。物業企業利用其自身的用戶資源,結合平臺提供的各類服務與用戶保持粘性,例如適時地推出如智能門鎖等智能家居產品的宣傳和營銷,提供產品的前期了解、安裝使用和后期維護,打造服務+產品的新盈利模式,既為業主提供安全、便捷的生活體驗,也滿足了物業管理需求。